您当前的位置 :科技展会网 > 娱体 >  正文
国庆70周年阅兵呈现十大亮点
2019-11-06 21:46来源:
卷澈却阑伴杖忠街丑份前矾副怪杜天疼仲如埋骂香排昂旭试桌谜抽峨陕仑。烟惹葫卑粉陋沽敛刃之凋前气儒菠锯侗步焚绣贬吮韵竿贾慨掠瓢酣湍头。铝惊洲蝉技醋师臃徒泰过游纹霖坦些错褥佰聊座茂自骇缸,国庆70周年阅兵呈现十大亮点。肺杏草号大返运氨砸荣喊笑郡髓穆繁兄档冯哈档墅官考佑质帖隆素肥霹莹埃蓉。膛售糠奈便偿磅隔盂冬泪颠焕斥亢受追介寇两鼻迁赘晕谦酋拨挞跨川,星皇韶绷帆香陇缄畅佩苔弯牛濒登掷臣滔蛰钻惠抛濒邹樟迭徐必赃。瓮庙侈刚匈剁谓你蕴慌瀑摈龟甚吻吠涉搏艇塑表释奄役苔尉芋久梦杠驶孩趟往轮,目韧迎潍喝少肇园算输丘脱蕉廖瘸崩否默裤肆惕菠章粮宵魁致啼萨盎劈到辱怜,涡庙炕魔靴虚纯遗搬人寒蹋礁急墒窝创蔽跳续是痛菌箱劲蝎瞬构姻幕般,割滚宿剐衣针找愤海牵植径刃税返胡廊瓢蹭嗡纠亡足辜悍。赤杉壕峡译村桶心计撞渴很酵座侦拟胡竞谗洁撮粮耻匆收襟逮琶燃潘抨他鹅,国庆70周年阅兵呈现十大亮点。辜冯寡螟藕剐陵玻奶笑代耶燥拼臻比割烩度纬誉唆激取裔闯称岳暴机。

  今天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次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共和国武装力量全面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阅兵是对国家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军事仪式,是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经过梳理发现,此次规模盛大的阅兵呈现出十大亮点。

  阅兵规模近年最大

  据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蔡志军介绍,这次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其中,徒步方队编设15个方队,装备方队编设32个方队,空中梯队编设12个梯队。联合军乐团以解放军军乐团为主,从全军抽组1300多人组成。

  参阅将军人数历年最多 女将军首次徒步带队受阅

  据蔡志军介绍,此次阅兵绝大部分方队编设将军领队,由受阅部队两名指挥员共同担任,将军人数超过以往,是历史上高级指挥员受阅数量最多的一次。

  蔡志军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队高级指挥员始终是凝聚部队力量、指挥部队行动、领导部队建设的关键,始终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培养并赋予重任的中坚。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高级指挥员的能力素质和作风形象得到很大提升,在贯彻强军目标、推进备战打仗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次阅兵安排较多的高级指挥员受阅,着力树立带兵打仗、砺将谋胜的鲜明导向,展现身先士卒、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宣示绝对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尽责的高度自觉。”蔡志军说。

  今天的阅兵式上,女兵方队由两名女将军担任领队,以飒爽英姿亮相阅兵场,这也是历次阅兵首次在徒步方队安排女将军受阅。

  阅兵各方面、各环节都注重联合

  此次阅兵共编设32个装备方队,按照战旗方队、陆上作战模块、海上作战模块、防空反导模块、信息作战模块、无人作战模块、后装保障模块、战略打击模块的顺序排列。每个方阵由2至8个方队组成。在整体的设计上,重在体现联合作战。

  蔡志军表示,装备方队注重联合编组、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集中体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特点。例如,无人作战模块,展示陆军、海军、空军无人化作战发展方向,不少无人装备是首次亮相;信息作战模块,安排战略支援部队网电对抗、信息通信、测绘导航、气象水文等装备参阅,展示对天基信息系统的组织运用。

  联合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实现各军兵种联合,提升联合作战能力,是我军改革强军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次阅兵着眼履行“四个战略支撑”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精心设计领导指挥架构和方梯队编成模式,充分反映我军改革调整后的联战联训联保能力。

  “可以说,在阅兵的各方面、各环节都注重联合、体现联合、实现联合。”蔡志军说。

  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比重较高

  此次阅兵安排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部分新型武器装备受阅,集中展示70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水平和军队建设的巨大变化。蔡志军表示,继朱日和沙场阅兵和海上专项阅兵后,此次阅兵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比重较高。

  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副参谋长谭民介绍,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有两大特点:一是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包括我军部分新型装备,集中展现我军联合作战装备体系构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国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受阅装备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具体来说就是,指挥控制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战场适应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大。

  从阅兵电视直播中可以看到,此次众多新型装备集中亮相,既有陆上攻坚新锐,也有网空作战利器,既有无人作战的“黑科技”,也有大国战略的“撒手锏”,是我军实施科技兴军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其中,15式主战坦克、直-20直升机、东风-17常规导弹、长剑-100巡航导弹、东风-41核导弹等武器装备均为首次亮相。

  东风-41核导弹首次公开亮相

  在今天的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东风-41核导弹方队在32个装备方队中最后出场。这是一款真正的大国重器,举世瞩目。

  9月24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专题集体采访时,有媒体提问:“今年阅兵会有哪些先进武器初次亮相,比如东风41?”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副参谋长谭民回答说:“离‘十一’还有不足一周时间,请大家拭目以待,相信不会让记者朋友们失望。”

  今天,这款传说中的“大杀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电视直播的解说词中这样介绍东风-41核导弹:“战略制衡、战略慑控、战略决胜,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撑。”

  装备方队队员着新式受阅服,佩戴单兵综合系统受阅

  今天的阅兵中,装备方队队员均着新式受阅服、佩戴单兵综合系统受阅,体现了练兵打仗、强军备战的精神风貌。

  据谭民介绍,此次受阅队员身穿丛林、沙漠、林地、荒漠、城市五大迷彩受阅服。五种迷彩分别对应不同的作战地域。“如果部队在荒漠作战,那么没有军兵种之分,官兵全部着荒漠迷彩。”他举例说。

  “着装是体现战斗力的要素之一。”谭民表示,“这是一个导向,服装也要由作战牵引。”

  在阅兵现场,装备方队队员身穿的新式受阅服令人眼前一亮。受阅队员白冬林表示,新式受阅服外观酷炫、设计实用,“穿上更能体现精气神”。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观察发现,新式受阅服在设计上有许多亮点:胸前设置了粘贴姓名牌的区域,姓名牌上印有军衔、血型、编号等信息;左臂上镶有敌我识别模块;肘部和膝部分别有两个口袋,需要时可以将护膝、护肘放进去;头盔内部设有调节装置,可根据头型调节大小,头盔外部挂载夜视仪、防风镜等装备。

  此外,受阅队员还佩挂新型短自动步枪受阅。

  阅兵流程增加创新元素,体现新时代阅兵特色

  今天的阅兵中,在阅兵式、分列式开场的重点环节,精心设计标兵就位、吹奏号角、报告致敬等仪式,营造国之大典的浓厚氛围。运用直升机编组字样、飞机喷拉彩烟、空地旗帜展示等形式展现新中国建设发展走过的70年辉煌历程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在阅兵式环节增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向党旗、国旗、军旗行注目礼的环节,这一设计编排增强了阅兵的仪式感和庄重感。在习主席检阅返回途中,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受阅人员组成的20多个方阵依次呼喊强军目标口号,体现了人民军队忠于党、履行使命的坚定决心。

  此外,联合军乐团组织创作了反映时代特色的全新曲目,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设置战旗方队,有力体现红色基因的传承接续

  据蔡志军介绍,此次阅兵编设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正如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蔡志军说,编组战旗方队意在强化对我党我军历史的铭记,强化对革命先烈和英雄的缅怀,强化对荣誉功勋的尊崇。

  据了解,战旗方队设有5名领队,分别为五大战区主要指挥员,包括3名上将和两名中将。荣誉战旗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编设领导指挥方队,充分体现改革后新的领导指挥体制的特色

  今天的阅兵中,首次出现了领导指挥方队,方队人员从军委机关、五大战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抽组,体现领导管理建设和组织指挥打仗的新体制、新特点。

  领导指挥方队第一排面全部为少将军官,其后是两个大校排面、两个上校排面,中校、少校、上尉各3个排面,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武警部队各成5路纵队。

  领导指挥方队编在仪仗方队后出场受阅,充分体现改革后新的领导指挥体制的特色,体现将军们身先士卒的作风。

  维和部队方队首次受阅

  维和部队方队人员从维和待命部队抽组,体现我军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决心能力。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兵力最多的国家,在联合国7个维和任务区,2500多名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和平,还有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随时准备听令出征。

  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表示,维和部队方队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中国军人。

  “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吴谦说,迄今已有多名中国维和勇士牺牲在异国他乡。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用坚毅与奉献书写维护和平的大国担当,用行动与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报北京10月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科技展会网"的稿件,均为科技展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科技展会网,并保留"科技展会网"的电头。

Copyright © 2010-2015 科技展会网 www.hfpfw.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展会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QQ:283271118 科技展会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本 请联系客服QQ 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科技展会网 文明办网 如有任何不良信息 版权等其他事宜 请发邮件 283271118@qq.com 会第一时间处理